荆楚讲坛进军校 阳明心学致良知 -金沙2004路线js5

best365英国体育在线

媒体湖大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媒体湖大 > 正文

荆楚讲坛进军校 阳明心学致良知

来源:新闻中心 作者:曹国强 汤靓颖 编辑:湖大在线 时间:2015-06-05 字号: 【大】 【中】 【小】

  3日下午,荆楚讲坛来到第二炮兵指挥学院图书馆,金沙2004路线js5哲学系教授罗炽为在座300余名干部、学员带来了题为《王阳明的心学精神》的国学文化讲座。本次活动由湖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第二炮兵指挥学院图书馆、周南文化沙龙共同承办。第二炮兵指挥学院图书馆馆长曹国强主持。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中华圣贤,灿若星河。古圣先贤为后世留下了丰富的精神财富。处在时代变革的今天,以中华传统文化智慧来弥补当代人因物欲膨胀而产生的的精神缺失,对于个人的成长和国家的发展,乃至中国梦的实现极为重要。王阳明的心学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也是增强中国人文化自信的切入点之一。讲座中,罗炽旁征博引、深入浅出地诠释了王阳明心学的思想体系及精神主旨,并结合实际恳切地阐述出阳明心学对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启示。
 

阳明心学的思想体系


  王阳明是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被誉为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圣人。他独创的由心即理的本体论、致良知的认识论和知行合一的知行观构成的心学体系,是整个中国哲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其学术影响力远及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
  心即理——阳明心学的逻辑起点。王阳明认为,人对外物的认知是一种本能,天理即人欲,将天理和人心分开是不对的。每个人生活的世界,实际上是由你的内心决定的。你认为你是快乐的,再苦再累你也感觉幸福。你认为自己是痛苦的,锦衣玉食你也不满足。你的心,就是这个世界的主人。理在心中,随心而动,随意而行,万法自然,便是圣贤之道。
   知行合一——王阳明反对将知行分作两截,主张求理于吾心。他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知行是一个功夫的两面,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二者不能分离,也没有先后。罗炽将其形象地比喻为人的两条腿,左右皆不可缺。与行相分离的知,不是真知,而是妄想;与知相分离的行,不是笃行,而是冥行。致良知——王阳明思想体系中最重要的范畴,也是知行合一的终极目标。良知,是天生就有的,是人人都具备的成为圣人的基本条件。能否成为圣人,全在致的功夫方面。致者,至也,就是下一番苦功夫,以达到某个高度。致良知,就是要把握自己先天的至善本质,又要在事事物物上做为善去恶的功夫,以去掉蒙蔽于先天良知上的浑噩,最终达到一个崇高的境界。
  怎样达到这个境界呢?罗炽引用了王阳明的四句心诀高度浓缩了整个阳明心学,即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阳明心学的精神主旨
   

  虽然王阳明的心学是唯心主义,但其致良知、知行合一 的主张在今天仍有其价值。罗炽潜心研究阳明心学数十载,将心学的精神总结为:顶天立地的独立人格精神;自信、自强、自立、自尊的四自精神;以中为则,自我反省、自我认识、自我完成的道德修养精神;儒家当仁不让的担当精神;知行合一、不堕空言的诚信精神。
  罗炽表示,现在的年轻人面对浮躁虚华、物欲横流的世界,选择一个既可以修养心性又能积极参与社会实践的修行途径是很有必要的。国学是我们民族文化的根源,要把文化变成一种内生的源泉动力,像古代先贤那样格物穷理、知行合一、经世致用。阳明心学所倡导的纠正心中的恶念,端正自身的品行,去恶行善,呵护心中的良知,正是当今和谐社会所需要的正能量。只有坚定向善修身、诚信务实的积极信念,秉持中正和平的道德理念,坚守自强自尊文明的民族精神,才能真正从实践 中提高自身知行合一的新境界,完善自我,实现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紧密结合。
  曹国强在讲座结束时也勉励在座听众:王阳明讲,‘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希望大家都在知中有行,行中有知,在行中深知,在知中笃行,久而久之,我们每个人就能达到知行合一的更高境界。

 

原文链接:http://hbrb.cnhubei.com/html/hbrb/20150605/hbrb2667597.html
 

金沙2004路线js5

地址导航: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友谊大道368号

邮政编码:430062

联系电话:(027)88664102

版权所有©金沙2004路线js5 2016 金沙2004路线js5党委宣传部 鄂ICP备57995240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4号

金沙2004路线js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