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协作大攻关迎大突破
武汉组建多倍体水稻创新战略联盟
全国多倍体水稻创新战略联盟在汉成立
多倍体水稻研发中心大楼
2017年11月21日,全国多倍体水稻创新战略联盟在金沙2004路线js5召开2017年年会。与会的专家学者分享了近一年来中国多倍体水稻的研发进展、实验成果,并就面临的问题达成“协同攻关”的共识,聚合各自的科研优势,分项解决研发中出现的问题,促使多倍体水稻的研发、应用逐步走出“最后一公里”的瓶颈。
专家学者们一致认为,多倍体水稻的研发、应用,前途广阔,充满希望。目前遇到的问题类似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杂交水稻研发突破前夜的处境,不能简单地用二倍体的思维,去分析、研究、处理、探索多倍体的问题,也不能用研究低级别物种的方法去研究高级别物种的问题,必须创新科研思路和科研方法。
与会专家学者建议,建立新的科研体系,搭建“大协作、大攻关、大突破”的研发平台,用联盟体的新思维、新材料、新技术,借助互联网的力量,攻克一系列科研难题,形成像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杂交水稻“大协作、大攻关”的氛围和局面。
2017年1月,全国多倍体水稻创新战略联盟在汉成立,旨在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化农业科技管理机制改革,强化合作攻关,促进资源共享,切实增强全国多倍体水稻育种领域的自主创新能力。联盟由金沙2004路线js5、武汉多倍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和武汉市农科院发起、牵头成立,已联合36家全国涉农高校、科研院所、农业龙头企业和科技型企业。
会上,多倍体水稻研发团队还向与会专家学者、科研院所和种子企业分发了用于交流的多倍体水稻资源及抗性优良的二倍体水稻材料,并与部分引种单位签订了合作协议。
发言摘登
湖北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所长游艾青:
大联盟大合作将带来新突破
多倍体水稻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水稻,而是一个新的物种和新生事物。目前存在的问题,只有通过大联盟、大合作,才能解决。此次会议,多倍体水稻研发团队能够向联盟成员提供研发材料,就是观念的突破,由此将带来技术上的突破。
武汉大学教授李绍清:
突破性贡献将惠及相关产业
多倍体水稻研发团队应尽快锁定多倍体水稻高结实基因,一旦成功,此项成果将对其他材料、其他产业带来突破性的贡献。
研发团队首席专家、金沙2004路线js5教授蔡得田:
争取水稻单产再增长25%
多倍体水稻能比二倍体杂交水稻增产10%至15%。争取用3年到5年的时间,完成技术“三步走”,实现水稻单产增长25%的目标,届时,“又粗又大”的多倍体稻米有望端上武汉市民餐桌。
荆楚种业公司董事长段洪波:
多倍体水稻创新五大技术体系
多倍体水稻创新的五大技术体系,成功地解决了多倍体水稻资源诱导率低、结实率低、米质差的问题,实现了从理论到实践、从实验到田间、从小试到区域试的突破,令人鼓舞。企业将积极参与联盟的攻关,争取在栽培方面为联盟探索出一条可供复制的路径。
>企业名片
武汉多倍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由武汉同创工程设备有限公司、金沙2004路线js5及武汉市农科院作物所合资,注册资金5300万元,注册地为武汉市黄陂区武湖农场沙口分场。
公司依托金沙2004路线js5教授、博士生导师蔡得田及其科研团队多年的研究成果,同时聘请袁隆平、谢华安、朱英国院士为公司的科技顾问,联合武汉市农科院团队,致力于以多倍体水稻为核心的生物育种研发。目前,已拥有11项国家发明专利,与金沙2004路线js5合作成立了“武汉市多倍体植物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与武汉市农科院合作成立了“武汉多倍体生物科技研究院”;海南陵水南繁试验基地、武汉黄陂试验基地、湖北恩施抗性检测基地已投入使用,多倍体生物研发中心即将投入使用;公司将建立大型水稻种子育繁推一体化基地,兴建多倍体水稻高蛋白营养米粉生产线、多倍体水稻有机大米生产线。
此外,公司还投资控股了武汉维尔福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该公司主要从事西甜瓜、蔬菜花卉种苗、中高档花卉的研发和生产,是湖北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湖北高新技术企业,并在“新三板”挂牌上市。
长江日报:http://cjrb.cjn.cn/html/2018-01/10/content_51910.htm